文章出自 http://blog.yam.com/YenC/article/66338436 寫得太好了,值得珍藏 從《黎明破曉時》的相遇,到《日落巴黎時》的重逢,這一次《午夜希臘時》說的是「維繫」,是關係變成長久後,那理想中真正契合的兩人要面對的維持的煩惱。這是童話和真實世界的接軌,和時間長河的角力,這是「happily ever after」要怎麼變成「everlasting light」。 「我做了這麼多,就只是為了逗妳笑而已……」 在接近片尾的地方,在近乎絕望的當下,傑西他這麼說了。只是想讓你笑,這多麼微不足道的願望、和付出哪?——但是等一下。在一段長久的關係中,或甚至是九年的婚姻之後,還在乎、還惦記著要讓對方笑的,又有幾人?那曾經是能夠融化我的視線、壓倒一切黑暗的武器,那是你的笑容。而如今,還有多少人記得? 這個難得的小細節,也許就註解了一段在你我心中長跑了十八年的「最理想的愛情」。這個夏天,我們終於等到九五年的《愛在黎明破曉時》、零四年的《愛在日落巴黎時》的後續,前兩部作品於我的份量有多重,讓我浸入和受影響有多深,我想就不必多說了。在《愛在午夜希臘時(Before Midnight)》開場的第二幕,當傑西走出機場大廳,那個緩緩帶到靠在車邊講手機的席琳的鏡頭,和甜甜響起的配樂聲,是導演和我們一樣清楚:大家都等那班飛機錯過後的「結果呢?」等好久了。他還故意定定地看向車後座,那甜甜睡著的雙胞胎。只這麼一帶,我已經明白我最掛念的摯友們在跟我打招呼,我也知道他們過得如何。 他們回來了。這不只是老友重聚,這更是對我而言,人生新階段的指引被續寫了下去。《愛在午夜希臘時》是我2013年最愛的電影,毫無疑問。這是影史上無人能匹敵的一段愛情關係,和對愛情/對關係的見解;這是我們等了這麼久,終於等到的絕對值得的後續;這也是讓我再次從讚嘆、細細思索到理解,最後了然於心的觀看過程。 從《黎明破曉時》的相遇,到《日落巴黎時》的重逢,這一次《午夜希臘時》要說的是「維繫」,是關係變成長久後,那理想中真正契合的兩人要面對的維持的煩惱。這是童話和真實世界的接軌,和時間長河的角力,這是「happily ever after」要怎麼變成「everlasting light」。 而這,也才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