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KPT 週五檢視


時序迎來了夏末,今年春夏陷入更加困頓迷茫沒有目標的時光。

夏末將至,不再說大話,有意識地告訴自己減少獨處思考的時間,才會避免無意義地空想空轉,讓焦慮、迷茫、自責、懶惰、不安的情緒沒有時間佔據我,才能撥出時間真正開始邁步向前。

每天再作出選擇前去問自己值不值得,一步一步的自律起來。已經充分體會到一步登天的不切實際,就知道目標應該是循序漸進才可能完成。然後不要放棄,無論如何。一件事有多面,一生的情緒有很多種。開始接受人會犯錯,但更可怕的是犯錯後的無限自暴自棄模式、焦慮、想要遠離逃避的惡性循環。想成為真正有擔當的人,我要找辦法解決、彌補錯誤,從自己做不好、失敗的地方得到教訓,再用一種誠懇改過的心情去鞭策自己不重蹈覆轍,要改正,然後才有下一個蛻變的可能。否則,逃避到最後會發現這條路的盡頭只有自我毀滅。人需要有底氣,才會有自信,才可能去行動。而不讓底氣消失殆盡的方法之一,就是不能逃避。逃避看似容易,實則損害最大,心裏承受得更多。

首先,要先告訴自己...
我相信我可以改善這個問題,要一步一步開始行動就好了。
我相信我可以重新閃耀而自信,要一步一步檢視跟逼迫自己,對自己狠一點,才會感覺甜。

無論我現在懊悔自責多深,都不會改變已經過去的事實,過去發生的、選擇的一切,是永遠不可能被重來、被改變。我有多少沈浸在各種情緒的時間,就又浪費現在多少可以改變自己的時間。既然時間只能一直往前走,我最務實的做法就是歸結錯誤、訂定新的方法準則,先動起來,心態、感受也會跟著變化,如此才不會也對不起現在、未來。

這兩天又回到下午、傍晚才開始一天的狀態。早上、中午的時間都被揮霍、沒效率地度過了。有好一點的是有吃水果。?
但是想想剩下189天,我已經沒時間了!
所有被停滯的行動都必須開始,而事情這麼多,我勢必要重視時間,將累積的事情、計畫的行動趕快有效率地彌補起來。時時刻刻要提醒自己,時間是我最緊迫的資源。

以這兩天來看,如果一天實際只有四個小時以下在做真正重要的事,那必代表不可能完成現在我計畫完成的一切。 過去半年一天中實際真正用在有效、重要的事情上面,臆測平均下來不過一、兩小時吧?偶爾情況好些,頂多六小時?差的時候,零?
(由於不知道時間確切使用紀錄,因此最近開始練習每個工作計時的行為。)

我的最終目標是平均一天12小時極度專注地用在讀書、工作、上課等,做真正重要、投資自己的事情上。其他 7小時睡覺、2.5小時吃飯、2.5小時雜事(洗澡 30、運動 20、家事 15、通勤20、訊息 20、放鬆 15、手帳 10)。

而現在情況約是一天2小時重要,其他7-10小時睡覺、2小時吃飯,其他10-13小時看影片、雜事上。所以明顯地最需要調整的是雜事&重要事時間使用的互換!其他睡覺少一點、吃飯差不多。

要達成這個目標,會遇到的困難是懶惰、逃避心態、時間到了不想做或停不下來、所需時間多於預估,少數情況可能是他人因素的意外。

針對這些困難,克服的方式有:
1. NO 懶惰:思考事情完成後的充實感、滿足感,想像未來達成理想的狀態、想像可以成就的機會! 深呼吸三次,告訴自己「開始加油!」,完成時可以吃點好吃的小東西犒賞自己!

2. NO 逃避心態:想像事情被耽擱的後果、想到事後要花加倍心力才頂多彌補80%的吃力不討好、想到立刻做是最快、最省力的方式、想到逃避後自卑的心態、想到事情早晚還是要花時間解決,而且拖越久可能花越多時間,那些時間本來還可以當作休閒時間。先立刻開始進行五分鐘,告訴自己「先五分鐘就好!」

3. NO 不想做、停不下來:思考其他事情會被耽擱、延誤,又要花超多時間重新安排,因此該停就停、該做就要做。而且重新安排的時間通常不會比原本的時間更合適。

4. NO 所需時間多於估計:先記錄自己完成每種形態工作的時間,讓自己每次都更有把握避免這種情況。真正遇上的時候,先停到一個段落,盡量不打斷當天的安排。晚上再重新調整接下來幾天的時間規劃,考慮刪去不重要的雜事擠出時間,在一週內完成那些需要更多時間的項目。

改變需要循序漸進!循序漸進!不能一蹴可幾!要留合理的時間!!!這很重要!
明天就開始大改生活型態通常導致適應不良而重演失敗。

合理改變的計畫是:
接下來三天,先達到 4小時極度專注(翻倍)以上。
(下週)再來三天是6小時以上,再來四天是8小時以上。
(下下週)再來五天10小時,再來兩天11小時。
(下下下週)再來七天12小時。接著持續保持這個習慣!

盡量減少出遊機會,減少養成習慣的阻礙。
真的有安排出遊的時候,盡量擠出時間保持,也不妨告訴同伴自己的想法,可以一起做自己的事情。若達不到當天的目標也不要過於自責放棄,底線是不超過連續3天這樣的狀態。

8/10-12 (w1) 早上2hr, 下午2hr, 晚上 2hr
8/13-19 (w2) 早上 3hr, 下午3hr,  晚上3hr
8/20-26 (w3) 早上4hr, 下午4hr, 晚上 3hr
8/27-31 (w4) 早上 4hr, 下午4hr, 晚上 4hr
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《 最強腦科學時間術》重點摘要、筆記/ 樺澤紫苑著, 石玉鳳譯

圖片來源:博客來 http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787310 《 最強腦科學時間術》重點筆記 摘要 這本書具體地描述根據腦科學研究如何有效運用時間的方法。由於作者樺澤紫苑本身是日本的精神科醫師,為了幫助更多日本上班族更有效運用時間,減緩壓力所造成的精神疾病,故以日本人上班族的作息為例,講述如何搭配人腦生理運作機制,有效運用一天時間。 重點筆記 ㄧ、一天起床後開始的兩到三小時為大腦的黃金時間,適合從事需要集中力、心流的工作,作者用來寫作。 二、陽光、運動(走動)、除去視覺處理(閉眼)有益於大腦。 三、睡前拉開窗簾,陽光有助於血清素生成,使得一天開始的感受更好。 四、早晨迅速有精神的方法:淋浴(切換夜晚的副交感神經到白天的交感神經)、散步 五、每天運動能促進海馬迴神經元增長,工作記憶增強,對於有效率的學習、工作更有效。 六、理想的一天運用:   7:00-9:00   1. 自我投資 (大腦黃金時段)   2. 專心吃早餐補充血糖、   3. 通勤時間可以設主題性的思考、聽有聲書、閱讀電子書並且要產出,寫下三點心得或筆記,才能更有效吸收,將經驗轉化為做事的原則。   9:00-12:00   1. 集中處理 (最需要產值的事,例如寫作、創作、發想等)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一早回訊息、郵件容易浪費黃金時段,開會也盡量避免早上)   12:00-13:00   午餐、午休   1.午餐出外吃,透過走動、陽光、換環境能有效使大腦休息。     每口咀嚼至少二十次,至少專心吃十分鐘,才能有效促進血清素生成。     若邊吃邊思考、讀書、工作,會降低血清素分泌   2. 午睡20-30分鐘能讓頭腦有效休息,下午生產力提升。   13:00-17:00    適合回訊息、信件、處理瑣事、開會、與人互動有助於大腦休息。   17:00-19:00    運動、晚餐。     1. 傍晚適合運動一小時,能活化腦部,使得晚上也能像早上一樣高效,就相當於一天有兩倍的時間。運動過度則反而會使身體過於疲勞,需要休息而想睡。     2. 晚餐和家人、愛人、朋友聚餐有益於放鬆。   19:00-21:00   娛樂、興趣。摸寵物、看電影等。

The Story of ME & FRENCH。那些讓我著迷的法文歌 與 成大法文課 Le nouveau taxi et Communication.

跟著直覺選擇,第二外語選修法文。 對於一個語言抱持著熱情,學起來會非常有幹勁、非常開心,會不自覺傻笑。 親切的Stephanie 和 林蜀媛 老師的上課氣氛都是歡樂輕鬆,卻能同時不知不覺學很多東西。 每次一、三晚上輔導課上完心情極好,夜裡踩著單車,吹著涼風,一邊碎唸著剛剛學到的法文,或是耳機裡的法文歌,一邊在心裡慶幸自己當初做了這個決定。"Deux Kiss Salut" 太新鮮了,發自內心真心的很享受每次學法文的過程。Stephanie和印象中難搞難親近的法國人不同,她極為親切、愛笑、美麗、優雅。 而林蜀媛老師的課總是讓我理解到學語言就該是一件快樂的事,要認真複習、要記得教過的東西,但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。老師教得很清楚、易懂,說得過程又不會嚴肅無聊,不時補充一些法國的文化,或法國人的處世方式與想法。教到去麵包店買東西對話的那一課時,上課用google搜尋那些單字, 一邊看著圖片一邊記對應名稱。說到她最喜歡吃的葡萄蝸牛(麵包)、和安純老師去台南一間法式料理打算吃烤布蕾的不愉快經驗...,過程好有趣^^ 左上: 法文會話課本 左下: 法文課本 【文後附有音樂】 和法文有點緣分,國中時Carla Bruni讓我陶醉在她的法式呢喃裡,看小桃peachnote的無名時喜歡上她的背景音樂 (Rainy Green Grass) Mondialito, 兩位創作法文歌的日本人,輕輕柔柔的像躺在軟綿綿的雲上,沒有壓力。高中因為Best Friend Angelina接觸到 Joyce Jonathan,每次想起的畫面是, 在高師大圖書館自習完,約莫晚上十點離開時,從中間的旋轉樓梯下樓,掏出包包裡黑色SONY 開機,戴上耳機,Je ne sais pas一曲,跟著哼唱,雖然不知道內容卻依然好喜歡。另一個是Alizee,雖然第一次接觸到不是聽她唱法文歌,是 La Isla Bonita, 英文與西班牙文的結合,但是被她的魅力深深打動,她演唱時的每個眼神、動作都有電力~~,有次午休用SONY小黑(沒錯,我還下載影片隨身享有 <3 )分享給"她",她說~你怎麼知道這是我的胃口! 她超美! 後來google 才知道,Alizee其實是法文歌手。而她的成名曲 Moi, Lolita

靈魂重建的薄荷啟示

靈魂已經墮落深淵 雖然表面上看不出來那麼嚴重 但行為也出賣了自己 從前在乎的,現在完全幾乎無感了 想要變得更好的念頭,不再能鼓舞自己,變得無關緊要 彷彿一切離我好遙遠 我被囚在一個幾乎等身大小的框框內,彷彿只要呼吸能動就滿足 靈魂從健壯充沛的紅色 變成萎靡枯萎的灰褐色 從翠綠盎然的松柏 變成懨懨一息的枯草 彷彿下一秒就要消逝 我的薄荷啟示: 當幾天缺水開始有些枯萎 、葉片發黑發黃的時候, 急救澆一下水,將盆浸水一晚,隔天便能察覺復原,而已經壞了的幾片葉子被我剪去, 看起來又是生機蓬勃的樣子,令人開心。 但當缺水幾天,開始出現枯萎乾涸的徵狀後,依舊不理,等他缺水一週以上後, 我以為澆水浸盆還能救,結果卻發現,不管給再多水,經過了一週兩週, 才發現它再也活不過來了,死了,死了就是死了。 但會發現旁邊土壤冒出了小小綠綠,新的薄荷芽,一點一點地展現生命,倒也不是完全絕望的姿態。 我的靈魂亦然, 當我意識到靈魂,也就是感覺、思想和精神已經出現一些可察覺的枯萎、邪惡、罪念時,彷彿開始枯萎、葉片開始出現泛黃泛黑的缺陷。若很快地積極應對,有意識地改正、調整狀態的話,很快又可以回到正軌,復原到理想平衡開心的狀態。但是,當一次次被罪念打敗,索性放棄,放縱懶惰自卑不在乎,甚至意圖摧毀自己 ,當時間過了一週、一個月、到一年後,三不五時猛然振作一下,想要改變,這時候常覺為時已晚,一種靈魂調性難以回復的狀態。封閉且與世隔絕,然後因為缺乏社會接觸,又更加退縮封閉,形成惡性循環。就像那已經枯萎徹底的薄荷,死了,再多的水也救不活了,反而還會泡爛木根,發臭、長蟲。完美地腐敗。 是啊。死了。 所以我只能選擇重生。如那脆嫩的新芽般在那腐屍和發爛的土壤裡再汲取營養, 這時候必然是比復原難上百倍, 重生的靈魂如初芽, 因為狀態脆弱嬌嫩,需要小心呵護,每天持續灌溉,注意日照時長、土壤營養,注意害蟲,勤勞地修剪枝葉,必要時施肥,並要移除一旁死去的那株,避免細菌感染和隱藏的蟲卵將來毒害、分散養分。要等到長得原本那株一樣大,甚至更大更茁壯,勢必需要幾個月到幾年的時間,不可能一蹴可幾,一夜長成。而變得繁茂巨大的時候,縱使有一點點枯萎、感染,還有餘裕能夠修整,不至影響本體生命,莖幹木質化後也會變得更堅不可摧。 同理,現在靈魂想要重生的我,要知道這過程需要時間,而且不會很簡單